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河湟谷地,巩家农场内。巩祥福坐在茅屋下的阴影里,看着刚发起两寸多长的棉花苗子,狠狠吸了口烟,琢磨着今年是不是给老二再娶一房嫂子。今年他家农场种了一千亩棉花,剩下九百亩(有一百亩绿化面积)还是种玉米。要不是官府有保粮红线,他恨不得全种棉花。头几年棉花还没这么吃香,因为棉花亩产低,采棉花的时候需要大量雇工。而且棉花地比玉米难侍弄,日常投入的人工也不小。所以开始的时候,巩家兄弟是以种玉米为主。现在经验多了,胆子也大了。去年河州农业大学出了种高产棉种,叫河州2号。亩产几乎能稳在110斤,不过也要配合斯加加的钾肥和农家肥才行。这会的地比较肥,钾肥也不敢加多了,每亩加个斤就够了。到时候茎秆长得快,响铃也大。可别小看110斤的产量,大明各地的棉花亩产在70-100斤之间,而且大多数都是在70斤附近。河湟谷地的棉花产量,以前也就是80斤左右徘徊。按一毛五的收购价算,也就十二块钱的产值,再把成本刨出掉,剩不下十块钱。但这两年棉花价格明显上来了,去年就涨到了三毛钱一斤,据说今年还要涨!巩祥福虽然当过兵,但他也不明白塞国的棉花收购价上涨,是由于大明供应不足导致的。书友们可能还记得,洪武帝朱元璋曾经颁发过一道诏书,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之余,还要种些经济作物。人家规定的非常细致:有十亩土地的农户,应该种植半亩地的棉花。根据洪武末期统计的数据,大明总共耕地面积大约有4亿亩左右(被刘学勤割走的那块不计),棉花种植面积是超过2000万亩的。其实从宋朝开始就引种棉花了,到大明这会儿,棉花以无以伦比的优势,已经在全国范围种植。又因为塞国工业化,陶氏纺纱机和织布机问世后,就不得不从大明大量进口棉花,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大明的棉花生产。一些种棉大户,一年挣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也不新鲜。可能您又要问了,那会的农民不都吃不饱饭吗?怎么还有那么高的收入?这主要是地域间收入极不平衡产生的错觉,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你这地方运气不好,赶上天灾人祸,那就得饿肚子。事实上,从洪武朝一直到仁宣之治结束,大约六十多年的时间,大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相当可观的。根据【明史食货志】和【宛署杂记】等文献整理,大明各阶层收入如下:街头油贩:年收入约20两;私塾先生:年收入20两;奶妈(季节性):年收入24两;伙夫:年收入20两;屠户:年收入约36两;自耕农:年收入约15两;佃户:年收入约94两;银匠:官匠,年收入43两;衙门马夫:年收入40两;书办:衙门记事员,年收入18两。大家请注意,书办收入不如马夫,可见大明马政负担之重。时称“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北方地区因为养马而破产的农户不计其数,最终引发了正德年间,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刘六等人起义,朝廷用了三年时间方才平定。好日子总是短暂的,到了明朝中后期,形势急转直下,大部分百姓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起初,大明方面对于塞国大量进口棉花,是持欢迎态度的。但随着塞国的低价布匹,和各种衣物开始向大明市场倾销,大明的士绅开始回过味来了。按说矛盾早就该爆发了,可为何一直这么平静?还多亏大明没有彻底禁海,这使的大明被挤出来的产量开始流向日本、朝鲜和西洋等国。要知道松江府一年布匹产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匹以上,产值约750万两,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即便如此,松江府的布匹生产成本也要高于塞国,但其实双方的成本差距没那么大。因为塞国的陶氏纺纱机和陶氏织布机早就卖到了大明,人家是生产机器的,不可能有钱不赚。除了蒸汽机、印钞机等之类的大国重器,塞国对大明禁售的产品并不算多。当然,前两年连蒸汽机也解禁了,只不过卖给大明的蒸汽机都是傻大粗笨的燃煤机器,效率差些,故障率高些。但你永远别低估商人的创造力,只要把机器给了他们,人家就有办法搞到各种各样的人才。大明和塞国的纺织行业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大明的棉花少了,塞国人就纺羊毛、纺亚麻、纺丝绸。但从前年开始,这种平衡开始被打破了。起因是真维斯纺织公司搞出一款爆款棉袄,在大明北方和蒙古那边卖火了。还有四川保宁府的一家上市公司,蒙氏被服厂生产的棉被、褥子等产品也在大明卖到脱销,这导致大明的布业和棉业商人开始惜售。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大明的棉花种植区主要是在北方,南方以福建为最;而棉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松江、嘉定、常熟三地。有诗云:眼见当初永乐间,陈花富户积如山。中州青袜乌言贾,腰下千金过百滩。可见北棉南运之盛况,现在棉花被卡在松江府一带,商人们不肯往塞国放货。有人甚至往朝中运作,希望朝廷对塞国的纺织品类增加关税,少说也该从20提升到40以上,以保护大明的纺织业。有的则说干脆把棉花列为对塞国的禁售产品,反正那边对咱们也有禁售的。但大明官场就是间四面漏风的破房子,塞国的商人也在四下打点,找门路,要棉花。加之这时的人对于边贸往来的内在规律掌握的不很深刻,动不动搞一刀切,要么全开,要么全守。搞来搞去没个所以然,今年朝廷突然下旨,责令松江府加急生产棉服、被褥,为足国用,凡木棉之类货色,皆暂停出口。这下棉花收购价就翻着跟头涨上去了,塞国派出使者向大明表达抗议,但是朱棣不予理会。暗卫通过大明那边的种种情报分析,朱棣很可能要对蒙古用兵了。这也不奇怪,你要去草原砍人,可以挑选草肥水美的夏日,但要长期占领,就得往那边移民,那么过冬用的物资就得事先准备。据说北边打仗前,老美发现大毛在往前线调集大量血浆。血浆这种战略物资,拿出来可是有使用时限的,故而分析出肯定要打了。这与大明禁棉之事,可以相类比。总山的刘学勤也被扯了下蛋,纺织工业处于半停摆的状态,天天有人跟他耳朵边吵吵。棉花这事自然还是自给自足最好,当初他考虑西进战略,主要就是为了石油和棉花。要把整个西域(后世新疆)全拿下来,就得和东察合台汗国干仗,他是想等朱棣和蒙古人先干起来,这样东西夹击比较爽。而且他还得对朱棣防一手,免得老小子趁自己不备,跑来捅腰眼可就不好了。:()塞音老仙闹大明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