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金军东路军凯歌高奏,迅猛推进,西路军也不甘落后,很快就打到了太原东北的石岭关。
这石岭关是太原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童贯跑路之后,太原知府张孝纯命大将冀景把守石岭关;又命从金国归来的宋朝将领耿守忠率军八千相助,可是冀景没到前线就撤退,而耿守忠一到石岭关,就直接拱手投降了。金兵一路顺风,没费多大力气就抵达了太原城下。此时太原城里人心惶惶,知府张孝纯向各州府急发求援信,各州府自顾不暇各自保命,无人前来。完颜宗翰率四万人围攻太原,很快便攻陷,张孝纯被俘投敌。如果太原能够保全,金军要从西线进攻汴京,就没有可能。可是太原一失守,金军一路南下,洛阳指日可待,汴京也危在旦夕了。
斡离不率东路军攻打保州和安肃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只得绕过保州攻打中山府。中山知府詹度,一面组织力量抵御金军,一面紧急上奏朝廷。詹度在奏书中分析了面临的局势,说:“金人分路进军,有利于我们分而治之,请朝廷迅速组织抵抗,当能阻止金人步伐,待局势稍缓,再行组织大规模兵力,定能击退金军。不然,金军攻势迅猛,不日即将向京师挺进。”
詹度在一天之内,三次向朝廷告急,蔡京见再也无法隐瞒,并且确实束手无策,而王甫蔡攸等人全是纨绔子弟,靠着阿谀奉承徽宗而晋身执政,遇有重大事情,便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向杨光华汇报。可此时杨光华已经笃定主意,要坐等金军替他实现最终目标,因而不再过问任何重大事项。听完蔡京和王甫蔡攸的汇报,也一副愁眉苦脸相,说:“此等特别重大事项,须立即禀报皇上。”
自从过完了天宁节,徽宗就一直沉浸在举国为他贺寿的喜庆气氛中。特别是在天宁节宴会上,杨光华代表蔡京、高俅、王甫、蔡攸、梁师成、童贯、杨戬、朱缅、李光前等十大朝廷柱石大臣所献上的贺寿颂辞:“我们最最伟大最最敬爱的徽宗大帝,是史上最有福气最有运气最有作为最有成就的帝王,徽宗大帝的伟大英明无与伦比,铸就的辉煌无与伦比......”
天宁节虽然过去了,可徽宗每每想起天宁节的盛况,想起大臣们情深意切慷慨激昂地唱出的这些颂辞,就心潮澎湃快乐无比,就觉得自己真的是天赋英才、天赋神运、天帝保佑的千古一帝;他已经成为了臣子们、百姓们心中的神,是受到万民无限敬仰、无限爱戴、无限热爱、无限崇拜的神。他常常陶醉在这种无比舒爽无比快乐的感觉中,似乎无论做任何事,就连临幸明妃和那些小美女时的感觉,都跟以前不一样了,都比以前要好太多太多,这种美感这种快乐这种爽感简直无法形容,从人类所有的词汇库中都找不出能形容的词汇句子。
这天,徽宗正在小剧场里,举行一场小型音乐会。台下,九十九个十六岁的宫女一圈一圈地坐成了一个同心圆,他坐在圆心的位置,张宁解释说,这叫九九归一,葵花朵朵向太阳,皇上就是那花芯、那太阳。李明妃正在戏台上唱着徽宗最喜欢的那支神曲:他四十岁大寿时,由杨光华作词、周光前作曲的《神霄帝君曲》,徽宗正如痴如醉地听着,杨光华、蔡京、王甫和童贯惶惶然来到小剧场门口,一看这情形,便刹住脚步,如惊弓之鸟般勾着脑袋直看着徽宗。
徽宗看到了他们,但徽宗并没做任何反应,直到李明妃唱完了,宫女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浪席卷过后,徽宗才皱着眉头侧转身问道:“你们什么事?没看朕正忙着?非得要现在来搅扰朕?”
话音刚落,张宁就接过杨光华递给他的那封紧急奏报,越过宫女们的头顶,放到了徽宗伸过来的手上。徽宗显然很不耐烦,先用无可奈何的眼神扫了一眼。这一扫不打紧,徽宗的眼光瞬间凝固在了奏报上。宫女们还在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地闹哄着,冷不丁被徽宗一声断喝吓得没了任何声息。只听徽宗喝道:“好啦,走开,都走开!”
一边喝斥着,一边拨拉开挡在前面的宫女,晃晃悠悠地挤出人圈,两眼僵滞、面色蜡黄,盯着杨光华和蔡京问道:“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蔡京怕别人的回答会露馅,便抢着回答:“刚刚接到,刚刚接到。一接到,就、就来向皇上禀报了。”
徽宗听罢,就嘴唇哆嗦着说:“快,快走。”
说着,就要抬腿往前走,可两腿打软,身体晃悠,竟迈不动脚步。张宁忙搀住徽宗的右臂,杨光华搀住左臂,把徽宗架到了办公大厅。在龙椅上坐下后,呼呼地直喘粗气,过了足足一时钟,才算平息下来,先听蔡京禀报完了情况,问道:“为何,到了这时候才禀报?你们,早干嘛了?啊?”
原来,童贯从太原逃回京师以后,金国便派了两名使臣来到汴京,专程来下战书。蔡京和童贯都没有告诉徽宗。蔡京是觉得无所谓,一个小小的金国,能翻起多大的浪头?而童贯呢,却是怕徽宗知道了他畏战逃跑会惩处他。因此,两人便和执政白时中、李光前、蔡攸还有蔡京的小儿子蔡绦,在尚书省接见了金国使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刚落座,金国使臣便说,“我们金国皇帝欲吊民伐罪,已经派两路大军同时出发,不日即可打到你们这里。”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蔡京等人被吓得大惊失色,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沉默了半天,蔡京依然不语,只有白时中试探着问金国使臣:“那么,怎么样你们才能够停止进攻?”
金国使臣回答得很干脆:“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们割地称臣吧,否则,我们大金就将占领你们全部领土,消灭你们。”
众人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蔡京只好说道:“这事,需要禀报皇上定夺。请你们回去向贵国皇帝禀报,给我们点时间。”
随即给予金国使臣厚礼离送走了事。金国使臣刚刚出门,蔡绦便说道:“干脆派人在路上杀死他们,要不就把他们囚禁起来。他们又能怎么着?不就那么点弹丸小国吗?”
蔡京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古训。”
白时中接过蔡京的话头说:“此举绝对不可行。若那样,定然会激怒金人,这是下下策,绝对不行。”
按说,蔡绦是没有资格参与这种军国大事研究事宜的。他当时仅仅是一个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因为蔡京年纪大,行走不便,经常不上朝,徽宗允许他在家里处理政事,由小儿子蔡绦负责传送文件、代蔡京向皇上禀报事项,或向朝廷传送信息。正因此,蔡绦平时常常口无遮拦,做事也很张狂。此事若不是蔡京在场,无人能压得住他。
金国使臣走后,蔡京等人分析认为,这是金国的恐吓,无非是想再从宋朝讹诈一番,因此反而没真正引起重视。只有童贯知道形势的严峻程度,却又闭口不语。可金国使臣刚走,詹度的奏书就接二连三地上来了。同时,还收到了金国伐宋的檄文。在家办公的蔡京见此情形,不得不让蔡绦搀扶着,和杨光华等人一起来向皇上禀报。
徽宗听完禀报,看过金国伐宋檄文,吓得脸色铁青,双眼无神,嘴唇哆嗦着问:“你,你们,快想想办法呀,怎么办?怎么办?啊?”
蔡京这才把金国使臣说过的话,变成如下的话,说道:“老臣得到消息,金国这次名义上是吊民伐罪,要求咱大宋割地称臣。此事绝对不可行。”
“这不可行,那不可行,总得有可靠的办法嘛,你们倒是拿出办法呀?啊?”徽宗的语调几乎是恳求。
可平时一个个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重臣们,此时却一个个垂头丧气闷声不语。恰好张宁递上来一封奏书,是陕西转运判官李邺送来的。李邺在奏书中说,“当前唯一办法便是跟金国议和。自己愿做宋朝使臣前往金国。”
徽宗一看,对呀,大宋朝不缺有识之士嘛!此时徽宗简直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右手一拍龙案,道:“好,任命李邺为我朝特使,前往金国议和吧。马上召李邺。”
徽宗这么痛快就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并命自己为特使前往金国谈判,李邺并不像无数人一样感到受宠若惊,而是在觐见徽宗时,提出:“金人现在攻势强劲,咱们处于下风,若咱们的心意不到,恐怕难以达成和议。”
徽宗心情急切,问道:“你说嘛,怎样才能让他们满意?”
李邺回道:“金人胃口太大,需要带黄金三万两作为议和的费用,否则不可能谈成。”
徽宗倒也痛快:“若能谈成,金人撤军,三万两黄金算啥?光华,快让梁师成拿给李爱卿三万两黄金,马上办。”
徽宗两片嘴唇一叭叽,说的倒是轻松,可不多会儿梁师成就来汇报说:“国库里总共也就一千两黄金了,是留作非常之用的。”
梁师成一向对徽宗的安排唯命是从,从不说半个“不”字。既然如此说,徽宗只好让杨戬从皇家宝库里凑,可杨戬皇家宝库里也只能拿出一万八千两。徽宗一听杨戬禀报,顿时火就不打一处来,吼道:“朕就不信,大宋朝就拿不出三万两黄金?杨戬你给朕想办法,想不出办法,就拿你的脑袋去。”
无奈,杨戬只得从宫廷的宝库里把祖宗留传下来的两个金瓮拿了出来,让书艺局销融为金牌后,让李邺带着去金国谈判。
灭宋是金国的既定国策,当然不可能因为李邺的鼓噪而改变,因此,纵然李邺口若悬河,说的天花乱坠,金人只是不理不睬,但是却留下了三万两金牌。
李邺无功而返。向徽宗禀报之后,徽宗愁肠百结,整夜不能入眠。第二天一早让人去叫蔡京前来议事,蔡京却送来了退休申请。徽宗只有跟杨光华和高俅王甫和白时中李光前商量。可他们谁都不说话。就连他一向最最信任最最倚重的杨光华,也只是喏喏地说道:“效法唐朝玄宗,或许能使局势有所缓和。”
真是一语警醒梦中人啊,徽宗此时才明白,唯一的解决途径便是:禅位。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