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皇上,神人也!”
铁铉正在都督府审查军中刑狱,一些官兵仗着背后勋贵,便敢强抢民女,而这种事,竟然发生在天子脚下,发生在热孝期间!
若不惩治处决,不足以震慑人心。
可是铁铉也清楚,那些官兵的背后,站着的可是武勋中的第二号人物:
李景隆!
李景隆是岐阳王李文忠的儿子,而李文忠,可是朱元璋唯一的亲外甥,甚至被朱元璋视为儿子,曾改名朱文忠。
朱元璋是李景隆的舅爷爷,朱棣等藩王是李景隆的表叔,而建文帝朱允炆则是他的表兄弟。
如此人物,岂是自己一个小小的五品都督府断事所能对抗的!
但铁铉不甘,不愿屈从!
于是,在判决文书中,铁铉下达了斩的命令!
或许,用不了多久,李景隆便会派人找上门来,质问自己,甚至会安排官员弹劾自己,落得一个狼狈下场。
但我铁铉,问心无愧!
门外传来了动静,铁铉傲然挺直腰板,盯着门口的方向。
行人司万贵手持圣旨,走入房间,高声喊道:“铁铉,有旨意。”
铁铉连忙起身下跪,其他办公人员,也纷纷跪了下来。
一些人以为铁铉倒霉了,在暗暗欢喜,但仔细听圣旨的内容,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铁铉听到了“擢令晋兵部左侍郎”,也有些发懵。
五品的自己,竟然一下子成为正三品官员?
直至万贵宣读结束之后,铁铉才领旨谢恩,满是疑惑。
万贵上前恭喜道:“铁侍郎可谓一步登天,小子贺喜大人。”
铁铉清楚这是在讨喜呢,随手抹了抹,只有三两碎银子,便给了万贵。
万贵嘴角抽了下,但也不好嫌弃,秉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信念收了下来,何况铁铉明显受宠,弄僵了也不好看,便闲谈了几句,匆匆离开。
需要说一句的是,后世很多电视剧中,负责传圣旨的总是太监,到了大臣府邸,扯着细嗓子几句“你升官了”或“你完蛋了”之类的话。
或者到妃嫔那里,喊一句“打入冷宫”,看似潇洒威风,但在明代,却是不太现实的。
明代负责传旨的,是一个专门的衙门,名为“行人司”,是专门负责传递皇上诏令的部门。
朱元璋对于太监的定位很清楚,那就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
一句话,太监只是家奴。
当然,除了朝堂之上宣读的内监,传个口谕,或皇上委派太监传旨等,对外主要还是由行人司来负责。
铁铉升了官,自然需要去兵部报道,兵部尚书茹瑺对于铁铉的到来表示欢迎,寒暄了一阵子,便说道:“皇上遣人传了话,让你安顿好之后入宫。”
对于铁铉的才能,茹瑺还是十分肯定的,尤其是铁铉此时不过三十岁出头,正是少壮派,未来可期。
铁铉对于茹瑺十分敬重,早在洪武朝时,茹瑺便担任过右副都御史,后代理兵部尚书,并因为工作出众,被朱元璋任命为兵部尚书。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