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二章朕赐你姓郑,名和!
朱允炆看着朱棣,询问道:“那燕王府中,可有太监名为郑和的?”
“太监?”
朱棣更懵了。
皇上该不会是找自己开涮吧?
整个燕王府都没有,太监怎么会有?
朱允炆看着朱棣有些发懵的样子,眉头紧锁,难道说,郑和现在还没在朱棣身边?
不应该啊,自己身边也没郑和啊。
徐辉祖没有说话,暗暗琢磨,这个郑和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物,竟然值得皇上亲自问询讨要?
太监?
皇宫还缺太监不成?
朱允炆没有再追问,朱棣连自己讨要道衍都没说什么,要一个郑和,他更不会说什么,除非,他真的不知道。
走出书房,朱棣带着朱允炆走向后花园,两人的交谈平和了许多,偶尔还有笑声。
月亮门前,一位大致两米高的大汉肃然站立,远远看到朱允炆与朱棣来了,便跪在一旁。
朱允炆扫了一眼,便走进了月亮门,但刚走了两步,突然停了下来,转身看向月亮门外,对朱棣问道:“这位护卫是谁?”
“马三宝。”
朱棣连忙回道。
朱允炆眼神一亮。
该死,自己怎么忘记了,郑和这个名字,是因为靖难时期,马三宝在郑村坝之战中为朱棣出谋划策,帮助朱棣取胜,后来朱棣当了皇帝,赐马三宝姓郑,名和。
怪不得找他不到!
朱允炆走了回去,马三宝还想跪拜,却被朱允炆拦了下来,说道:“你好好站着。”
马三宝不知所措地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端详着马三宝,面白如玉,颔下无须,额头、脸颊和颧骨都比较高,眉目分明,耳朵很大。
“你在燕王府多久了?”
朱允炆问道。
马三宝声如洪钟,道:“回皇上,已有十三年。”
“走,我们说两句话。四叔,魏国公,你们先不要过来了。”
朱允炆对惊讶不已的朱棣与徐辉祖喊了声,便带马三宝走至一旁的亭子里面,示意马三宝坐下,马三宝不敢,只不安的站着。
“不知皇上……”
“安塞俩目阿莱以枯木。”
朱允炆淡然地说道。
马三宝顿时瞪大了双眼,连忙说道:“我阿莱困闷塞俩目。”
朱允炆微笑着,果然是他。
两人的对话,不过是伊斯兰教徒的一种交流方式。
朱允炆说“愿真主赐你平安”,马三宝回“也愿真主赐你平安”。
虽然朱允炆对西方宗教不感兴趣,但作为后世人,或多或少地都接触过一些西方宗教文化,什么基督教的耶和华,伊斯兰教的安拉,还是知道一些的。
再不济,兰州拉面总吃过吧。
兰州拉面多是回族人开的,而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说来,和马三宝一个信仰。
“皇,皇上……”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