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9章 派周瑜出海菲律宾寻找红薯(第2页)

贾诩听完后不由得一愣。

出海做什么?

刘协笑道:“朕在《天工开物》上得知,在海外有一座岛屿,名为吕宋岛。”

“此岛上有一种叫做红薯的作物,不但抗寒耐寒,而且可以代替粟和小麦作为主食,亩产更是能达到几十石。”

“我大汉若是能得到此物,便能使许多百姓免于饥饿,故而朕欲组建一支船队前往吕宋岛寻找红薯。”

对于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吃饱肚子!

当初朱元璋要是能有一口饱饭吃,那就没有后来的洪武大帝了,造反更是不存在。

可以说让百姓吃饱饭才是王朝稳定的基础。

而所有农作物中,红薯和土豆是对生长条件最不挑,产量也最高,而且还可以代替小麦和水稻的作物了。

土豆先不想了,华夏大地上没有这种作物,它存在于遥远海外,大汉如今没有能力抵达那么远的地方。

但红薯就不一样了。

红薯最早出现在菲律宾一带,按照大汉目前的国力,是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队去将红薯带回来的。

若是红薯能传入大汉,并且大面积种植,那简直就是无数百姓们的福音!

红薯产量高,通常情况下亩产量可达数千斤甚至更高,相比传统的粟、麦等作物,产量优势明显。

且红薯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在山地、丘陵等贫瘠土地及新开垦土地上都能良好生长,能利用闲置土地增加粮食产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人地矛盾。

刘协上研究历史的时候看过一句话,说得十分正确——清朝之所以能维持统治,土豆和红薯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清朝时期自然灾害频,黄河、永定河等多次决口,水旱灾害不断,传统农作物易受灾减产甚至绝收。

而红薯即便在灾年也能有一定收成,成为灾荒之年百姓的救命粮,在灾荒时期避免了大量人口饿死,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维持了人口的基本生存。

而且红薯可作为主食满足人们的能量需求,能更好地养活众多人口,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康熙到乾隆时期,清朝人口从不到一亿增长到三亿多,清末更是达到四点五亿!

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红薯的广泛种植使粮食供应相对稳定,百姓能维持基本生活,降低了大规模起义的几率,这才让清朝的统治能够延续下去。

所以才说红薯的土豆让清朝维持住了统治。

更重要的是,红薯对于他推动改革也很重要,因为百姓只有先吃饱肚子,才能读得起书。

之前忙着讨伐各路逆贼没余力派出船队出海寻找红薯,如今自然要抓紧去找。

“代替粟和小麦?抗寒耐旱?亩产几十石?”

贾诩听完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惊得合不拢嘴,只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据他所知,一般情况下粟的亩产在三石左右,小麦比粟略高,但也相差不大。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水利灌溉田和采用“代田”“区田”法的土地,小麦亩产可能会更高。

像灌溉田平均亩产可达四石,“区种”小麦有“一亩常收百斛”等说法。

可即便如此,也远远达不到几十石的地步!

这等作物和仙果没有区别!

刘协笑着说道:“很惊人对吧?朕一开始也不相信,但朕此前从《天工开物》里面所学来技术,如细盐的提炼法,建安犁、建安机等等,都一一实现,可见《天工开物》里所言不虚,所以朕才打算组建船队前去海外寻找红薯。”

热门小说推荐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