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章 民心是秤能称出一个国家的轻重(第1页)

伴随朱元璋的话音落下,朱棡终于明白自己忘记了什么事。

洪武八年,大明全国各地铜矿停产,洪武通宝的铸造量并不能满足商业、农业发展和多次北伐的军费使用。

于是朱元璋下旨,发行大明宝钞,作为大明市面上的通行货币。

而且为了推行大明宝钞的流通使用,朝廷制订了严苛的措施。

如:禁止金银流通,大额交易禁止使用铜钱,对伪造宝钞者处以斩首的极刑等。

所以大明宝钞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明朝捉襟见肘的经济问题。

毕竟无论是讨伐北元的军费,还是兴修农田水利的费用,都是依靠大明宝钞来实现的。

但老朱可谓是对得起自己的身份,流氓就是流氓,完全没有一点经济头脑。

什么?哪有儿子埋汰自己老子是“流氓”的?

非也,此“流氓”非彼“流氓。”

因为在古代封建王朝,“流氓”二字,你得拆分开来。

流:无地者为流,意思就是王朝治下,先家后国,而无家则无国,特别是古代以农为本,粮食更是一大生产力,那你没有田亩土地,就相当于对王朝没有用,自然就是“流”了。

至于氓:通俗易懂点,就是你不仅仅没有田亩,还没有房子与生存能力,而这便是“氓”。

而这两者自然结合,便是形成了所谓的“流氓”。

所以这般说来,老朱的确是个流氓,毕竟老朱不仅没有田亩,甚至还没有家,而若是不投军,老朱估计还在路上要饭。

那你还能指望老朱有点经济头脑?

毕竟没有金银支撑,只能依靠大明王朝的公信力。

但谁让老朱玩的花,将本该一本万利的大明宝钞,疯狂印刷,从头到尾就没把控过数目。

北伐草原?印!

赈灾灾民?印!

兴修水利?印!

反正只要能用到银子的地方,朱元璋永远就是一句话,那便是印!

而只要咱老朱印的够快,花的够勤,大明的国库就永远不可能空虚。

还有就是老朱一边毫无节制的印刷大明宝钞,另一边却规定民间缴纳赋税之时,使用宝钞数目,不能超过三成,至于另外的七成,则是用实物,或者是金银来缴纳赋税。

那这不是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

所以老朱此举,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一直在消耗大明王朝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毕竟,您老人家只负责印钞卯尽花,却一点都不收回朝廷,这换谁谁能愿意?

百姓又不是傻子,金银不用在民间流通,但却可以用来缴纳赋税?

还有就是停下了铜币的制造,也都是在为大明宝钞让路,这就使得大明宝钞沦为废纸以后,民间逐渐自发的使用碎银。

至此朝廷便失去了铸币权,可以这么说吧,自洪武初年开始,明朝的经济命脉与货币体系,就已经因为老朱而崩盘。

“老头,大明宝钞能发行的基础,便是我大明的公信力,而您终结乱世,驱逐鞑虏,百姓愿意相信您。”

热门小说推荐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