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魏笙书一听,眼珠子一转,啊呀,这真是个好机会啊,看来咱的私仇可以走这个渠道了。于是就问:“殿下是要听真话吗?”“欸,魏博士,本王这么信任你,你还这样问,难道本王是来逗你开心不成?你有什么好的条陈建议,尽管说来便是,本王赦你无罪。”“殿下英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里来就是一个贤明君主所坚持的。可是,这一条对久居深宫的圣上而言,却是难之又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真话很难说。“自古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即使圣上有十分的决心要听真话,但却有很多人不想让他听到真话……”“这种人是大大的奸臣,不说杀无赦,也应该摘了他的乌纱,废为庶民才是。”“可是,历朝历代这种人却往往会深得重用,而且那些自诩贤明的帝王也往往看不出他们的居心。咱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大破吴国夫差,雪了国耻。但没有伯嚭以谄言蒙蔽夫差,哪还有后来越王复国的事儿呢。“所以啊,那些假话说的好的人,你却会以为他对你赤胆忠心,于是,那些真话在你的耳朵里就会变得非常另类,最终,你就会疏远那些人。“就说伯嚭。夫差击破越国之后,走投无路的越王勾践,只好要求到吴王夫差宫中当奴仆。伍子胥一眼就看穿了勾践的技俩,劝夫差趁机杀了勾践,以绝后患。”“对啊,这是很好的机会,如果夫差担心什么有非议,可以对勾践来个暴病而亡,再予以厚葬,就不会有他自己后来自刎于姑苏山上了。”“殿下英明,夫差之败,不是因为军事,而是因为他始终听不到真话,最终导致了他对问题的误判。当时,针对伍子胥的建议,夫差内心正在犹豫。可是,收了越王很大好处的伯嚭却说,敌国既已臣服,如果再诛杀其首领,会让胜利者蒙上嗜杀的恶名,胜利者应该宽容的,这样才会包容天下。“这番话讲得冠冕堂皇,并狠狠地吹捧了夫差。于是,夫差听信了,就放了勾践一马,不久又在伯嚭的运作下,让勾践归国,最终让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养虎为患。夫差让吴国和自己都走上了不归之路。”“是啊,前车之鉴,在咱们大梁国绝对不能出现伯嚭这样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人,我第一个就要提醒圣上,将这种人放逐。”“我很敬佩殿下的决心,可是,伯嚭这种人在已经过往的时代,都是大大存在的,因为讲好话不需要成本和代价,但获取的利益却是不可估量的。而那些讲真话的人,经常是前景惨淡,弄不好还会身陷囹圄。“就比如三国时代的袁绍,他当初和曹操在官渡决战的时候,胜利的天平是在他这一方的,可他最终却是一败涂地,这是为何?因为他自我感觉良好,始终听不进正确的意见。“战前,袁绍手下第一谋士田丰劝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己方决战时机不成熟,可袁绍说自己兵多将广,定可拿下曹操,还骂田丰战前妖言惑众,扰乱军心,把他关进了牢里。“而到了决战的时候,沮授说曹操那边粮草短缺,己方只要守好粮草,通过打持久战来拖垮曹操,可袁绍不听,导致乌巢粮草被烧,军心动摇。“再后来,袁绍其实还有机会,许攸劝袁绍趁京城许昌曹操兵力空虚,派一支轻骑兵抢夺汉献帝,这样自己这方有了皇帝这张牌,就可以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在各路诸侯争霸的时候,就会处于有利位置。可袁绍偏偏憋气要先活捉曹操。“一而再,再而三的听不进真话,袁绍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失败,形势江河日下。”“魏博士真是熟读经书,这个袁绍最致命的问题,就是:()笙书传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