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崔瑗虽然学问不比张衡差,但两人现在都没有实职。窦章在东观校书,为了王符的事,特意请了一天的假,崔瑗则是白身。
邓绥见完王符,又派宫女去请邓骘兄弟过来。如今四兄弟守孝的事情,尘埃落定。邓绥虽有遗憾,但人的意愿不能勉强。
邓骘四兄弟拜过皇太后,均面有愧疚之色,邓绥见状心情好上一些,兄弟姊妹之间终究是有亲情的,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即便是至亲之人,也难免有分开独行的时候。
寒暄过后,邓绥问兄弟有何要求。邓骘等人皆说没有。又说了一会儿话,邓绥才道:“我要追封阿父为太傅。”
邓骘连忙推辞道:“我家已尊贵至极,陛下再加恩,恐怕有损圣明。”
邓绥摇头,道:“大兄,这次加封是圣上和我共同决定的,一来是酬谢兄弟们的勤勉恭谨,二来是崇褒阿父护羌之功。”
邓骘闻言心中一动,问道:“陛下,诸羌那边是有什么问题吗?”
邓绥叹道:“西边久战武功,兵连师疲,再拖下去恐怕不好。我想着依阿父先前行事,看是否有效果。降则恩养,叛则讨伐。”
邓骘听到这里,满面羞愧,道:“下臣无能,连累陛下日夜操劳,实在百死莫赎。”
邓绥闻言摇头道:“大兄莫要这么说。现在诸羌比前两年更胜,汉军节节败退,以致于羌人寇抄二辅。”
邓骘道:“我愧对阿父。”
邓绥的目光扫过兄弟,只见四人皆形容憔悴,道:“前事都过去了。阿母薨逝,兄弟姊妹们痛彻心扉,但若因此伤了身体根基,阿母在世定是不愿看到。”
“兄长们和弟弟回去结庐守孝,不可刻薄己身,每日要读书修身。另外,咱们邓氏居雒阳日久,新野族人难免看顾不到。大兄回到家中,贤能的推荐给朝廷,不肖的小过督促其改过,若违法犯罪,不要顾念宗族之情,只管送到河南尹。这是害群之马,万不可包庇。”
几兄弟连忙打包票应下。邓绥又叮嘱道:“你们每月务必写信到京师,让我知道你们情形。阿父早逝,阿母又去,这世间只剩下我们这些血脉亲人,更要守望相助。兄长和弟弟有事不决,可遣使来京找我。我有事,亦不忘兄长和弟弟。”
邓骘等人闻言,十分感动。邓绥又说了为了皇帝选师傅和伴读的事情,言明也为邓氏子弟留了位置,只待他们服阙归来。
邓绥又赐邓氏兄弟和邓氏钱帛,但邓骘和邓氏坚决推辞。邓氏为新野君守孝,冒着极大的压力。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耽误了。
邓骘兄弟护送新野君灵柩回乡。众人正观望朝堂之际,皇太后下诏选朝堂宿臣大儒为帝师,并选少年郎君入宫为皇帝伴读。
伴读101
皇帝选拔师傅和伴读的消息传播开来,大臣们和世家都沸腾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选拔,后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但凡你在皇帝面前留了名字,只要你能力不拉垮,这辈子你就等着飞黄腾达吧。每个当官的人都想在皇帝面前留下印象,然而实际上,很多官吏一辈子说不定都没见过皇帝的面。
现在皇帝年幼,有着幼时的情谊,将来等皇帝亲政,基本上就是“平流进取,坐至三公”。再不济,将来若犯了错,看着以往的情分还能留个命在。
谁不心动?反正雒阳的世家们都狠狠心动了。
这事对于邓绥和刘隆而言,就是为自己拉拢盟友。多一个人成为皇帝的近侍,那么就多一个对皇帝忠心的家族。
皇帝年幼,现在利益与皇太后一体。至于将来皇帝元服后,刘隆会不会被这些人拉拢走,邓绥完全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她对刘隆颇有信心。六岁就知道“千金买骨”的人,怎么会受人控制?这些家族反而要担心隆儿利用他们哩。
邓绥常读《汉书》,对老刘家的薄情和过河拆桥深有感触。不知道隆儿会不会遗传到老刘家的这些秉性,邓绥心道。
“家世固然重要,但人品不行不能选。”刘隆对母后提了伴读的要求,道:“南匈奴单于檀的儿子过来当侍子,那就过来当伴读嘛。”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