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邓绥无奈地笑着摇头道:“你呀你……大臣提议改元元初,寓意从新开始,说不定改元之后水旱灾害就没有了。”
东汉这些年发生灾害的频率让人怀疑人生,素来不相信这些的邓绥有时难免寄希望于虚无缥缈,向玄学领域探出脚。
刘隆回道:“延平很好啊,延续阿父创下的太平。”继承老祖宗光武帝的好运气。
邓绥本来就在犹豫,被刘隆这一否认,于是道:“行吧,不改元了。原先我还想趁着改元,赐民爵,赈济贫弱……”
刘隆连忙道:“这个可以有。这可比名惠而实不至的改元好,说得天花乱坠,不如让贫弱饱餐一顿。”
邓绥闻言,伸手摸了摸刘隆的脑袋,笑道:“你呀你……不知道像谁。”
刘隆问道:“母后,国库里还有粮吗?”刘隆现在就像穷人家的孩子,爸爸妈妈告诉他家里没钱了,要省点花,于是他做什么事情都要问一声有钱没钱。
邓绥笑着点点头,刘隆这才放下心。
改元一事就此作罢,依旧沿用延平年号。刘隆这一举动为后世的历史爱好者和史学家换算公元节省了不少力气,可把他神气坏了,叉会腰。
说不定后世会叫他延平帝呢?当然这只是想想,汉代的皇帝一般叫谥号,什么汉武帝,汉文帝之类的。
邓绥如她所言:赐民爵;赐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谷,人三斛;贞妇帛,人一匹。5
新的一年……又一次打碎了很多人的期望,以灾异开始。
三月,又出现了日食,虽然只是日偏食,但也给朝廷带来些许震荡。
没过多久,日南郡传来急报,二月时发生地裂,长一百八十二里,广五十六里,世所罕见,而且地裂造成不少百姓伤亡。
朝会上,大臣们就这件事情再次提议改元,仿佛这地裂就是因为不改元造成的。
刘隆对此嗤之以鼻,头铁地绝不改元,谁知这个大臣越说越兴奋,说起来没完没了。
刘隆朗声道:“朕问诸卿苍生疾苦,爱卿回我鬼神之谈。爱卿学的是圣人之道,现在所作所为是什么?”
这人大臣闻言,后背顿生寒意,立刻叩头告罪:“下臣愚昧,但是一腔报国之心。改元求新,历代皆有,臣绝无他意。圣上所言,下臣诚惶诚恐,请圣上恕罪。”
刘隆不置可否,目光扫过殿下坐在席子上的
大臣,说道:“国家蒙灾,百姓困苦,诸卿更要关心百姓疾苦。”
邓绥接着道:“大汉连年水旱,我等君臣正要同心同力同德渡过难关。诸卿,圣上所言极是,国家政事繁多,诸位要将精力多放在政务上。”
朝会散去,刘隆悄悄问了江平那人的名字,准备将他的名字写在屏风上面。
邓绥见刘隆如此讨厌一个人,问他缘故。
刘隆一脸郑重地答道:“我并非讨厌这个人,而是讨厌这类行为。当初王莽身灭,围在他身边要求奉天法古的儒生要占很大的原因。”
“今日因为灾异改了年号,明日又会不会因为灾异改了名字,后日说不定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不问苍生疾苦,反寻鬼神慰藉。长久以往,怕是国家都没了。”
邓绥闻言笑道:“隆儿通透务实。”
刘隆摇摇头说:“这些人纯粹是痛不着身,每日优游读书,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挑出个糟粕,就奉为治国理政的精华,实在是误国怠民,罪大恶极。”
邓绥听到刘隆愤愤的言语忍不住笑出声,她其实也讨厌这样的人。干啥啥不行,抢理第一名。
“快去上课,省得迟到了。”邓绥催促刘隆道。
“哦……”
刘隆回前殿换上常服。临走之前,嘴上说着“不讨厌这个人”的刘隆还是诚实地在屏风上写下那个大臣的名字。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