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05
孔子问师
据考证,战国时的列子实有其人,但今本之《列子》却是一部伪托之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入道家。现在的版本是魏晋时人的托名伪作,晋张湛序,自称是西晋末根据各种版本集录而成。其中有不少是先秦的资料。在《列子·汤问篇》中,有一段孔子“观小儿辩”的故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南朝梁元帝(萧绎)所撰的《金楼子·立言上》中,也载有这个故事,文字大同小异,最后说“孔子亦不知日中天而小,落扶桑而大”。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学问题,确实应该得出合理的解释。在现在看来,有些现象已经是不难解释的。如早晚看到的太阳比中午大,是由于人们的错觉;中午的阳光比早晚热些,是因为中午阳光直射,阳光在大气层里走过的路程较短,热量也被吸收得少了。自然科学家根据天文学、气象学知识和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我们在地球的位置等,完全可以测算出这种变化。古时候有些注释家以为“圣人之生,所贵明道”,所谓“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因此对两个儿童的辩论不感兴趣,认为没有意义。实际上是曲解了孔子,孔子谦虚好学,非常开明。当年的孔子虽然不能解释这类问题,却说明他的兴趣很广,并且甘拜孩子为师。传说孔子就有一个七岁的老师,叫项橐(或作项托、项陀):
《史记·樗里子甘茂传》:“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
《淮南子·修务训》:“夫项托七岁为孔子师,孔子有以听其言也。”
《新序·杂事五》:“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
《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项托年七岁,穷难孔子,而为之作师。”
《论衡·实知篇》:“夫项托年七岁教孔子。”
这是一个思想家和学者的基本精神所在。所谓“每事问”,就是了解现实,了解情况,进一步思考问题。樊迟请教如何种田,孔子说“吾不如老农”。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择善而从,不善而改。这里也包括了解儿童,向孩子请教。
孔子问师
原图刻于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群的石阙上(西阙阙身北面,武氏石阙铭之上)。
汉代画像石中的《孔子问师》图,主要是画孔子俯身同项橐谈话。在孔子见老子的场面中,有的也把项橐画在中间,仰着头与孔子对话,还举起一只手,仿佛在发表什么高见。然而他毕竟是个七岁的孩子,画面中最大的特征是手里拿着一个可推转的玩具。
孔子问师
江苏邳州庞口村出土,为祠堂的左壁。画面分两层,此为下层。
童子诘孔
河南郑州地区出土画像砖。,,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