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当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被当做夷狄,六国都不带秦国玩。秦孝公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商鞅听说后,便投奔了秦国。】
天幕上出现的是电视剧名场面:商鞅游说秦孝公。
【商鞅第一次用帝道游说秦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五日后,商鞅再次会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孝公有点兴趣,但还是没有得到认可。商鞅意识到,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第三次商鞅用霸道之术游说,终于获得了孝公的肯定,商鞅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得十分入迷,膝盖不知不觉向商鞅挪动,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
刚刚即位的秦孝公:“立刻前往边境,迎接中庶子卫鞅。”
如果不是秦国国力太弱,他都想直接派兵攻打魏国,将商鞅抢到秦国。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了第一次变法:改革户籍制度,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轻罪用重刑;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废除世卿世禄制;燔诗书而明法令,禁宦游之民。】
评论区:
“原来焚书是秦国的传统啊。”
“焚书确实是统一思想的最好方法。”
“日本侵华时,在满洲实行奴化教育,不能学习中文汉语,只能学习日文,细想一下,若是连续三代人都不学中国文化,那个地方就不再属于中国了。”
平行时空:
始皇时还没有焚书,但李斯已经提过这个建议,他内心深处也是同意的。愚民弱民是法家提倡的。
如果国家是一架精密的机器,那么黔首就是一颗颗螺丝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一旦他们读书明理,对功名利禄有了追求,必定会心有不平,惹事生非。
儒家的人却坐不住了,怎么着,看天幕的意思,是觉得焚书是对的!
刘彻:“日本侵华!”
他看向身边的卫青,“日本在何处?”
卫青茫然道,“臣也不知……”
霍去病朗声道,“不论这日本在何处,臣都能将其踏平,献给陛下。”
刘彻哈哈大笑,畅快道,“朕有冠军侯,定能踏平四夷!”
此时的日本还是弥生时代,正向农耕社会转变。唐高宗时期,日本才定下国名。
朱元璋:“这不是咱定下的不征之国!”
他三观有些崩溃,那样一个弹丸小国也敢肖想侵略上国,还让他们成功了!
朱棣:“太子,咱要打日本,国库能拿出多少钱。”
朱高炽:“日本孤悬海外,要造船,要训练水兵,这些都需要时间。”
朱棣:“咱又不是马上就去,先定个计划。”
朱高炽:“是,只要不是马上出发,国库定能拿出足够的粮草。”
朱高炽虽然温和仁善,但他也是大明统治阶级的一员,将中原大地看作自家禁脔,自然看不得有人将手伸到自己的领地里。
插入书签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