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6章霍光盯上了昌邑王(求票)
当王式为刘贺谋划未来的时候,远在数千里外长安的霍光,也在为大汉谋划着。
……
入夜,未央宫并不宽敞的尚书署里,此刻寂寥无声。
尚书署位于少府西侧,少府又在未央宫前殿西北方向一里左右的距离。
此处是距离大汉帝国权力中心最近的地方,或者说,尚书署本来就是大汉帝国的权力中心。
尚书令最初只不过是少府的属官,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负责在殿中发布文书,秩六百石,在中央朝廷属于末流,并不显眼。
但是,孝武皇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特意选拔由宦官担任的中书和由士人担任的尚书,组成了中朝,专门协助天子处理政务。
随后,中朝的规模逐渐扩大,又增加了御史、大夫、将军、给事中等官职。
至此,中朝的地位就逐渐取代外朝,成为了大汉真正的权力中心。
而尚书署更是中心的中心,完全凌驾在原来的上级“少府”之上了。
三公九卿,都必须得有中朝的加官才算是上了“登堂入室”。
否则不要说是参政,就是面见天子的机会都寥寥可数。
充其量,只不过是被敬而远之的吉祥物罢了。
霍光不仅是三公之一的大司马,还是大将军,是领尚书事,自然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
此时,大汉帝国的这位“隐形天子”身穿着丧服,端端正正地坐在榻上,翻看着案上的奏书。
因为还没有选出可以承续大统的人,所以天子大行的丧讯还不能公布于天下,但是,靠近权力枢纽的百官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消息。
早上的朝议结束之后,霍光就一直呆在尚书署里,来自不同府衙的官员所写的奏书纷至沓来。
这些奏书当然都与嗣天子的人选有关。
而官员们大多数推荐的人选仍然是广陵王刘胥。
理由还是那几条,无非是广陵王正值壮年,又是孝武皇帝仅存的儿子。
霍光都一一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在了一块木牍上。
丞相扬敞、御史大夫蔡义等人的奏书还没有来,也不知道是没来得及写,还是想要避嫌,又或者想当墙头草。
看来,这朝堂上有些人的位置确实要动一动了。
难道就真的没有比广陵王刘胥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端坐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肩膀酸痛,脖颈僵直的霍光抬起了头,想要活动一下。
他的视线忽然落在墙上那幅周公负成王图上,这是孝武皇帝亲手交给他的。
于是,自然而然又回忆起了孝武皇帝大行之前嘱托他的一幕幕……
突然,霍光猛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孝武皇帝在托孤的时候,对他还有另一个嘱托。
不禁心头猛然一颤。
孝武皇帝不只让自己辅佐好年幼的天子,还让他一定要善待李夫人的后代。
想到这里,霍光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武帝宠爱李夫人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还把她的独子封在了富饶的昌邑国。
孝武皇帝病重之时,燕王旦按捺不住性子,竟然要求带郎官来长安护驾,狼子野心昭然若是。
孝武皇帝一气之下,斩杀了燕王派来的使者,并且以“藏匿亡命之徒、违反汉律”的罪名,削掉了燕王封国三个县的封邑。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