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仪殿。
李治正坐在偏殿内,闭着双眼,整理脑中思绪。
这次高句丽的突然行动,让他意识到一件事。
原以为自己知道历史轨迹,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然而史书不过薄薄一本,滚滚历史洪流,也不过只有零星几点最璀璨的浪花,被记载下来。
真正的大唐王朝,并非那几点文字就能囊括。
深入了解后,就会明白,现在的大唐帝国看似强盛,其实也有很多问题。
首先是世族掣肘,这一点唐高宗通过废王立武,已解决的差不多,只需提防世族反扑,无需太费神。
另一个问题是缺粮,这个问题他也有了对策。
只等火药炼好,便能派遣能臣,炸毁三门峡礁石,打通长安与洛阳水路,将洛阳粮食运到长安。
眼下最头疼的还是军事问题。
西突厥的贺鲁不足为虑,高句丽也不必担心,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吐蕃。
然而吐蕃又很精明,他们现在并不和唐朝叫板,只是偷偷扩张实力,处处向大唐示弱。
在李治印象中,吐蕃明年就会对吐谷浑动手,等吐谷浑被消灭,他们才会对大唐露出獠牙。
眼下暂时也没馀力对吐蕃动手,所以最好的法子,是阻止其吞并吐谷浑,防止其坐大。
然后再消灭西突厥,稳定住西域局面,再找机会慢慢削弱吐蕃。
至于辽东局面,按照原本轨迹,唐朝费尽心机,消灭百济和高句丽,结果却让新罗摘了桃子。
所以不必过于急切,可等三国自己互掐,新罗是个反覆无常的国家,也不必太在意与新罗同盟。
等国力强盛,时机成熟,再一举消灭三国。
所以这次的新罗求援,绝不可答应。
正想到此处,一名内侍过来通报,百官已在大殿列班就位。
李治站起身,来到侧门,在内侍的唱诺声中,步入大殿。
他还未走上宝座台,便注意到许敬宗丶李义府等人面色不好。
再瞥向韩瑷和来济,两人镇定如斯,显然已做好万全准备。
李治缓缓坐上龙椅,接受了百官朝拜。
礼毕,韩瑷当即出列,拱手道:「陛下,新罗使节金仁问来朝,说高句丽陈兵边境,随时准备攻打新罗,此事关系重大,臣请传金仁问上殿,商议此事。」
金仁问虽然挂了一个左领军卫将军的职位,却是外国质子,并非唐朝官员,故而需通传才能上殿。
李治摆手道:「此事稍后再议,先议朝事。」
韩瑷愣了一下,只得退下,心想反正也不必急于一时。
随着官员们上奏陈事,朝会正式开始。
这次朝会就和平日的常朝差不多,大家就事论事,只解决问题,并无太大争论。
因许敬宗等人发言很少的缘故,朝议甚至比平日更加通畅,还不到正午,各地奏表的问题,都议定出对策。
李治下旨廊下食,许敬宗等人趁机又聚在一起商议。
就食毕,韩瑷再次奏请传金仁问上殿,李治终于同意了。
随着礼仪官高声宣唱,新罗王子金仁问进入大殿。
李治细细打量着他,此人二十五六岁年龄,人长的精瘦,颧骨高耸,面皮白净,脸上像女子般涂了唇脂。
「外臣金仁问,拜见陛下。」金仁问稽首道。
李治道:「平身吧。」
金仁问站起身,高声道:「外臣奉王上之命,向天朝进奉贡品,此乃礼单,请陛下过目。」
说着取出一份镶金的帖子。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