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9章 晋伐秦麻隧之役3(第1页)

这便是春秋时期鼎鼎大名的外交文书《绝秦书》,当然,原话要简练得多。古人用字十分精练,不象我们翻译成白话文后如此长篇大论。但对于当时来讲,这个篇幅也确实是一长篇大论之作,作者为魏犨之孙魏相。概括之,这一篇为讨伐秦国而作的讨秦檄文,是一篇彻头彻尾的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东拼西凑、无中生有、大言不惭、极尽诋毁、混淆是非、指鹿为马、恬不知耻、极不要脸的一篇文章!所以,当魏相把这篇文章呈现给中军将栾书看时,栾书差点连刚喝到嘴里的茶水都笑喷了出来。晋厉公阅读到一半,就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然后命令:“发出去吧,就气死你们秦国佬。”秦桓公收到这篇长文后,看了第一段,一言不发,直接扔进了火炉里。对晋国,秦桓公他从来不抱以任何幻想,不想跟晋国讲什么道义。也许,老秦人自秦穆公时代开始,便在内心深处种下了对晋国的深仇大恨。这种仇恨,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在秦康公时代被淡忘过,结果又听信了晋国人的哄,说什么拥立公子雍回国即晋国国君之位。梦想着融入中原的秦康公,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兴奋。但就在令狐,多少秦国青壮将士被晋军突袭而死于非命?天将降大任于秦国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许秦国是令人同情的,秦国好不容易平定了西戎,做梦都想着东进中原,那里才是富庶之地,才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但一个超级大国晋国横亘在黄河东面,秦国努力了数代、花了近百年,就是无法跨过去。但也许秦国是幸运的!因为,同样有一个原本与秦国相差无几的大国,他们本来有着自己特色的血性,国力迅速强大起来。但他们不断融入中原,将中原那一套礼仪之类的东西照搬照用,结果,国力强大了,但军力却弱化了。那就是楚国。楚国在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时代,那是指哪打哪,天下诸侯哪个不服?但后来呢?楚国后来难以恢复曾经的光荣!甚至在后来差点被吴国所灭,可能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楚国太讲周礼了!周礼是好东西,但在春秋江湖,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周礼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了。楚国与吴国的柏举之战,楚国大败后认为,败就是败了,那就将残军撤回国。然后,大不了与吴国签订盟约,给吴国一些好处,顺着吴国的意思,把淮水流域便让给你吴国就是。但楚国哪会料到,吴国完全不顾周礼,于柏举战胜了楚军后,长驱直入郢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哪是讲周礼的文明行为?可以说,到了春秋后期,如果谁还死守着礼义,那谁就先走向灭亡!春秋后期的吴国、越国等东南边陲诸侯国之所以迅速强大并称霸春秋江湖,那就是他们完全改变了战争目的!战争的目的,不再是打得你服服帖帖为止就行,而是消灭你的有生力量、亡灭你的国家!从春秋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晋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迅速强大,就是基本不遵周礼!所以,晋军才会有什么以埋伏突袭为战术的崤山之战、以各种诡计相结合为战术的城濮之战、以突然袭击为战术的令狐之战等等。如果用周礼来约束战争,那便得如宋襄公那样,完全的贵族战争!但事实证明,凡是一直坚持着贵族战争的诸侯国,势必将被历史所抛弃。不信?那熬到战国时期去看看吧。所以,被晋国牢牢阻隔在黄河以西、崤函以西的秦国,最终没有融入中原,是历代秦国国君的遗憾。但,也许这正是秦国之幸!只是这个幸运所作出的牺牲与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历史,终于会让秦国笑到最后的!但这一次,秦国又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公元前578年5月初,晋厉公亲自出马,晋国四军八卿悉数出动,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了,还联合了齐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邾国和滕国,组成八国联军讨伐秦国。晋国出战的除了八卿全部参加外,另外晋厉公战车上两人需要介绍一下:车御郤毅,正是新军佐郤至之弟。车右栾鍼,正是中军将栾书之子。能够成为国君车御和车右的,那都是重点培养干部,相信不久后他们也应该位列晋国卿级班子行列。秦桓公明知硬来要战败,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不管如何,你八国联军也好,你晋国佬也好,既然侵犯到了我秦国,那便来战吧。公元前578年周历5月4日,双方于秦国的麻隧大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秦军大败。麻隧,约今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北。史料没有记载这次战役的具体经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秦国败得很惨,秦国大夫成差和秦桓公的车右女父都被俘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连国君的车右都被俘了,可见此战对秦桓公来讲是多么凶险。秦桓公甚至可能受重伤!因为,第二年,即公元前577年秦桓公便去世了。联军取得大胜后,继续追击秦军残部。联军跨过秦境内泾河,直追至侯丽,彻底将秦国击溃。侯丽,约今陕西咸阳市礼泉县境。由此可见,秦军被打惨了,秦国被打得北斗转南。然后,联军回师,至黄河边的新楚,即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一带,与晋厉公所率预备军会合后,联军凯旋而归。这便是秦晋麻隧之战,晋国率领的诸侯联军取得大捷。从此,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进犯晋国,晋国基本排除了来自西线的后顾之忧。就这样,到公元前578年,晋国收拾了传统三大敌人:南边的楚国至少目前与晋国实现了和平。北部的北狄各部落武装被歼灭的被歼灭,被融合入晋国的被融合,联姻的联姻,和好的和好,已无大虞。西线的秦国国,麻燧之战后元气大伤,一时不敢再捋晋国虎须。中原列国诸侯在这次麻燧之战中,彻底见识了晋国这个超级大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从此放眼天下,有谁敢不服?麻燧之战唯一的遗憾,是两个人在军中去世。一个是曹国国君曹宣公。曹宣公在麻燧之战军中去世后,曹国国内发生了重大权力斗争。另一个是王室卿大夫成肃公。这里我们简单提提这个成肃公。成肃公是周王室这次派出参与麻燧之战的两位大夫之一,是大周王朝京畿内的一个叫成国的内诸侯国国君。成国,亦称郕国或盛国,位于今河南范县、山东宁阳县东北一带,姬姓,爵位为伯爵。大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封其弟叔武于郕国,原本位于陕西西周京畿内,后来随大周王朝东迁于中原。郕国夹在中原卫国、齐国、鲁国等几个大国之间苦苦求存,先沦为鲁国附庸。到公元前686年,郕国投降齐国,成为齐国附庸,到公元前615年再度沦为鲁国附庸。春秋后期,郕国国君沦为鲁国一个大夫,最后再沦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的食邑。直到公元前408年,齐国入侵鲁国,侵占了郕邑,灭国。后人以国为氏,这便是成姓、盛姓渊源之一。这一次,成肃公随军出征,在社神庙接受祭肉时,表现得怠慢无礼。当时联军名义上的统帅、来自周王室的上卿刘康公就批评道:“我听人说,百姓承受天地间的中和之气而降生,即所谓天命。因此就有礼仪的举止和细节规则来维护生命。能够遵守规则的,就能护养生命而得福;不遵守规则的,就败坏生命而取祸。所以君子尽心于礼,小人竭尽出力。尽心于礼,没有比恭敬更重要的了;竭尽出力,没有比敦厚老实更重要的了。国家的大事就在于祭祀与征战。祭祀有向参祭者分肉之礼,出兵祭社有以牲肉颁赐众人之礼,这些都是祭神通神的大礼大节啊。现在成伯对此表现得怠慢不敬,就是抛弃自己的生命不要了!”我们读春秋、左传这样的史书,经常会见有人只要做出不合礼仪的事,便会被人诅咒快死了,而且史料也总是记载这个被诅咒的人确实很快便死了。如这个成肃公,以及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三郤。难道,一不守礼便真要会死人?这个当然是瞎扯蛋。人们总是记录一些大人物的言行,有时他们的言行是否守礼更会得到关注。当有人不守礼时,会有其他的大人物予以评价或者诅咒他去死。但真正因此而死的少之又少,但如果真的因此而死了的话,那便会被史料记载下来。这个如同占卜,被史料记录下来的往往是占卜成真的那类,而大量的最终证明是未成真的,史料便不会记录。这就是原因,所以也就不必为古人这个那个神乎其神的玄之又玄的事而纠结了。:()春秋晋国风云

热门小说推荐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