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章 千里江山图(第4页)

从最初的墨线为骨,赭石打底,到中间环节大面积孔雀石上两遍,最后上石青,前前后后差不多叠了5层矿物色,反复研磨之后上的色,价格堪比黄金,工程量浩大,层次丰富的颜料泛着金属的光泽的同时也透着金钱的味道。

雨水节气如期而至,天空中洒下雨丝,又是一年春来到,政和三年的春天里依旧是腐败的气息。

第五层,上青。咫尺千里,五色备焉。历时十五天。惊蛰。

郭熙夫子是希孟的启蒙老师,他提倡做减法;而作为天子门生的王希孟同时又被徽宗赵佶影响,要反其道而行,做加法。希孟受二者启发,画面做了不少突破;比如画面中远水留白,而近水则波浪细腻如鱼鳞。当真是应了: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粼粼细浪。

高饱和度的画面透着颜色的莹润和矿石的绚烂。只有十八岁的少年才敢这么大胆。不计成本,不记得失,只做加法。就连小小的渔夫身上衣服用的砗磲磨成粉末。对了砗磲!知命站在窗口想到这里,急急的又去找小磨儿问白粉的事。

第六层,细节。砗磲色点缀渔翁等细节,历时十天。春分。

童子们按希孟的要求配好了胶矾水,胶矾上色的过程是最后一步,目的是保持住颜色形状,胶矾谁水配得好,可保长久不变色和脱落。这胶矾是用鹿皮熬制出来的胶,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否则,胶多了画不动,矾多了容易脆,绢就无法保存。希孟用那大板刷平整熨帖的开始平刷,一幅作品经过了分染、罩染、平涂、烘染、醒染、皴法、复勒等层层工序,三矾九染直至大功告成。看似共计用掉几个月的11米长画卷,实则前后铺垫了近2年。大致五个色彩层级,相当于同一幅画画了5遍。

等待胶矾水阴干的时间,一直守在门口的知命还是忍不住轻手轻脚的走进去。昨天希孟打发了童子过去通知她,让她今日未时左右过来,她就猜到了今日应该是画成了。好奇怪!从前想象过无数次见到真品时候的激动、喜悦和难以自持,真的到了这一天,知命却又无比从容,像是信徒朝圣一般去瞻仰它。待她慢慢靠进那青绿的世界,瞬间眼睛都亮了。波澜壮阔的山水盛景,绵亘起伏的远山,波涛浩渺的近水,借青绿色彩刻画的气势磅礴,又曲折入微。原本打底的赭色线条虽已微弱,但宝石粉末的颜色承接的厚重透气,层层提亮。灯光之下竟丝丝反映出难以名状的光彩。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姐姐,我尽力了。”

“你这是画完了还觉得有遗憾?”

“嗯。”希孟淡淡的点了点头。

“天地本不全,非人力所能为也。万事万物也应不全之理。”

“对。姐姐,你来做我第一个观众吧!”

知命俯下身细细的端详那层层青绿:富丽堂皇、巍峨壮丽。她实在想不到更好的词汇来形容,所有的词仿佛在这一刻都无法言语和切中绘画之妙趣。绘画之意境意蕴已非语言能抵,大美无言。

回头见希孟眼角红红仿若有泪,嗯!知命感慨的抱住他,本想安慰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二人哽咽了半天,半晌知命才开口:“这半年,你……画废了多少纸?点染了多少草木,皴擦了多少山川?”

“我不知道,我只道我就在这山水之间,也许这就是我的归宿。”希孟不再癫狂和神经,平静的说完这些,又是那个羸弱倔强的少年,仿佛那山水中真的隐藏了他的宿命。

再次见到这《千里江山图》,就像久别重逢和一见如故。上一次是在工笔临摹课堂上,老师们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的将那高清仿本拿出来的一刻,整个教室好像都跟着亮堂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青绿色吸引过去,呼吸可闻。

中国画颜料来源主要有植物色和矿物色两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颜色较为单薄,容易褪色;而矿物色能极好的保存,颜色也相对厚重。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墨色线条为骨,以赭色打底,石青石绿原料,蓝铜矿、孔雀石,不容易变色,矿粉反光,画面富丽堂皇,虽然元代才有了“青绿山水”的正式称谓。但是源流则是从唐宋时代就已经发展开来。

希孟从前说过,虽然官家一念之差,让他们家从官眷跌落至罪臣,可他仍旧感念天子知遇之恩,提拔之意,这幅画也确实是进献给官家的,皇帝的座位坐北朝南,所以画的方位是上南下北,画卷内容时从右方导入,两个相邻的大湖又有群山拱卫的高峰,最后是河流入海。也是颇有心的布局和经营了。

开篇洞庭湖,近实远虚,湖水波纹有粗有细,洞庭湖上一水桥出现,三十二级木构架桥墩,正中是十字形攒尖顶廊桥,深山中,渔村人家、瀑布溪桥、廊桥亭榭、樵夫隐士、水车驳船……房屋错落交通,隐士惬意淡然,山路有致,群峰参差。接下来便是庐山,希孟别出心裁的将小姨住所的草庐画了进来,草庐代表归隐,草垛一样的屋顶不住人,不为人知的是画面中的草庐里面供奉希孟双亲,而希孟小姨的将用一生守护这里。庐山上有三叠泉,叠水瀑布淙淙不断,瀑布尽头当然是百川归水,彭蠡湖就在山脚。知命目光随着画面仿佛回到了彭蠡湖边的日子: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鄱阳湖上风光好,群山竦峙,烟波浩渺、渐入佳境;心中理念,天人合一,天地如此,何况人乎?知命闭上眼仿佛看见了张择端、赵昌、陈尧臣、苏汉臣、朱渐等夫子的模样,他们不就是北宋乃至中华艺术史上的一座座山吗?遥想去年夫子们在斗台之后为了争做希孟的夫子打架的场景,对老师的尊敬、对君主的拜服,希孟心里全有他不露声色的绘制在画卷当中,也把青绿色用的最多的地方放在这里以致敬。

彭蠡湖的尽头江河入海。极目远眺,天下太平,疆域辽阔,海晏河清,山川大地,江河万里。心中若能容沟壑,下笔方能汇山河……希孟的“醒”也离不开弥勒的点拨。

同样都是长卷,同样都费其心力的旷世杰作:《清明上河图》引人驻足的是浓浓烟火气,放眼望去,是一派汴京的繁华景象。让人禁不住投入其中,跟着商贩走卒穿梭于热闹的酒肆街巷,在桥上、河畔流连忘返;而希孟牺牲文人最引以为豪的笔墨痕迹,用青绿的美征服山峰。从材料、构图、笔法、颜色,无一不是让世界看到我的“最好”。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黔首不曾愚,言者无忧惧,各尽其材,承古萌新,民之安将如日恒久,与国之泰定如星之璀璨。知命抚掌,这不仅是写生后的总结创作,应该也是希孟心中的美好世界应该有的样子吧!

二人正轻声说着话,门口一直在侧的小黄门咳嗽了一声:“二位祗侯,官家那边着人过来了。”知命和希孟对视了一眼,门口进来一队小黄门看样子等候有段时间了,待画干透,就持画呈给官家。刚才那遍胶矾水已经干透,画面变得更平整,颜色也更厚重舒服。

知命推开门走出去,不绝于耳的是众人对希孟毫不吝啬的赞美和喝彩,此刻她心里填满了满足和幸福,轻快的带着眼泪走出拥挤,快步回去。

北宋,汴梁,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夜以继日,青灯黄卷,是怀着怎样的气魄和赤诚,绘就了这般波澜壮阔的画坛奇观。而她是这一切的见证者亦是助推者,何其有幸?幸甚至哉!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