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正当周王急得团团转时,传旨太监陈公公再次说道:“王爷,陛下也知道王府不可能拿的出这么多钱财。所以才会派两位御史前来赈灾,替王爷分担一些。”
“可是王爷也知道,这流民灾民全靠朝廷救治也不是长久之计。最主要的还是要让他们有田耕种自给自足。”
“如今河南境内凋敝,虽然朝廷可以分发无主之地给灾民耕种,可终归还是僧多肉少啊。”陈公公慢条斯理的说道。
听到此话的周王瞬间眼睛一亮,“土地?”嘿,找对人了。自个不就是开封最大的地主么。朝廷赏赐藩王的土地,自己周王府这么多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兼并的。
没有百万顷,也有个几十万顷了。
如今闯贼肆虐,天气大旱,土地无人耕种,颗粒无收。放在手里暂时也没啥用。
想到此处周王立刻眉开眼笑的说道:“劳烦陈公公回禀陛下,我周王府,愿献出十万顷良田捐给朝廷救治灾民流民!”
事前得到崇祯授意的陈公公并未答应,而是一脸为难之色。
周王见状缓缓举起两根手指说道:“二十万顷!我周王府愿献出二十万顷良田,供朝廷作为此次大战赏赐抚恤将士们。”
高仙芝、刘文炳等人都可以明显看出周王举着的两根手指在颤抖。
只不过陈公公虽然意动却并没有立刻答应。
周王看到之后欲哭无泪:“二十..五...五万顷。真的不能再多了!!陛下总该给本王留一些吧,我这王府上下一家老小都要养活啊。”
“王爷,哪里的话,二十五万顷便二十五万。皇爷说了,这些良田土地就算是朝廷先借藩王宗亲的,待陛下重整山河之时,自会寻找土地归还王爷的。”陈公公连忙上前手握周王的手说道。
周王一听算朝廷借的,虽然不指望崇祯真的还他,但是心里好歹好受一些。看着眼前死太监,不动声色的将手抽出。
而在王府的一众河南文武,连忙称赞周王仁义,!给了河南百姓活命之恩。这让周王很是受用。这白花花的银子好像也没白花。
随即崇祯下旨让刚正不阿的御史李邦华、施邦曜二人赈灾后继续就在河南与杨文岳一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分发给灾民百姓耕种。同时稽查想以此浑水摸鱼、贪赃枉法的各阶官员。
来到大明之后,崇祯思考过很多,为什么闯贼越剿越多。归其原因,历代王朝后期通病。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没有地耕种或者好不容易种出的粮食不够上交的。没有饭吃与其饿死不如举义还有一丝活路。
正好借着周王的操作在开封搞一个“土地改革”试点。
同时崇祯下旨,免除河南三年赋税,使百姓自给自足。收买人心不光后世满清皇帝会,自己也会。
而且陈公公跟周王所说的朝廷“借”藩王宗亲的地,崇祯也不是骗他们。在崇祯的心里也有一个畅想。
郑和下西洋有送钱又送珍贵的东西,只为了博一个天朝上国的名头,万邦来朝。在崇祯看来刀没用到刀刃上,要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放在当时来说比后世的航空母舰舰队还要豪华。
等到大明解决了内忧外患,打下大大的疆土,比如到时候将倭寇的土地拿出三十万顷还给周王,还有五万顷利息呢。
崇祯是美美得想着。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