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到纽渥克不久,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就到了,许多企业都陷于停产状态。经济危机
的打击给工人和老板们一个共同的教训,那就是一遇到意外事故,一切便失去了
保障,迫切需要“以防万一”的办法。对于低收入的工人来说,这种感受更深,这岂
不是上天要助德雷顿一臂之力吗?德雷顿对发展劳工保险又鼓起希望的风帆。
德雷顿必须组建自己的保险公司,但他当时没有这个力量,只好到处寻找有
钱的人合伙组织保险公司。起初,他在纽约寻找合伙人,但这个意图落了空。后来,
他到纽渥克找到一个房地产商人亚伦·巴赛特,巴赛特是个头脑灵活、颇有眼光的
商人。当德雷顿把自己的创业主张告诉巴赛特的时候,这位精明的房地产商人立
即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美国第一家自立门户的经营劳工保险的金融企业产生
了。这就是以“储蓄互助社”名义成立起来的由德雷顿领导的保险公司。
刚开始,公司规模很小,一共只有五名成员:一名董事长、一名秘书、一名办事
员、一名打杂的女孩子,还有一名合伙人不在公司任职。设备也非常简陋,甚至连
有些办公桌和椅子都是德雷顿自己手工做的。尽管如此,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它
到底是由德雷顿亲自创办的保险公司。
集胆识与勇气于一身的德雷顿几乎成了工作狂。他必须靠苦干、拼搏使他初
创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美国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白天,趁人们上班的时间,他亲
自到各工厂拉保险,晚上也马不停蹄地加班加点,坐在办公室里接待那些下班以
后找他投保的工人们。他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全速运转,但他作出的如此巨大
的努力却并未能使公司的业务像预料的那样前景美好。德雷顿在工作中又出现了
一个偏差,那就是公司投保的办法太宽厚,他的“储藏互助社”保险公司无异于变
成了上帝和人人都爱的慈善救济机构。尽管业务方面比过去有了很大拓展,但公
司的财务状况无法好转却是必然的,眼看公司又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
为什么调整了业务方向而且自组了保险公司仍然不能使自己苦心经营的事
业起死回生呢?德雷顿百思不得其解。他想到了当时的世界上唯有英国的保险事
业发展得声名显赫,他决定到英国去考察一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英国保险事业元老之一的伦敦保险公司董事长亨利·哈宾在豪华的会客厅里
热情地接待了德雷顿,并且,伦敦保险公司在哈宾的主持下召开了各部门主管负
责人的会议,德雷顿在会上向各位同行汇报了自己在美国的创业过程。哈宾董事
长在会上向各部门主管负责人打招呼:凡是德雷顿需要了解的东西,都要尽可能
地提供详细资料。这样,在哈宾的帮助下,德雷顿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对英国保
险业务的经营、组织、会计以及各种保险的范围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伦敦保险公
司成功发展的因素也心中有数。他似乎觉得他发展美国保险业的蓝图在胸中已呼
之欲出了。
德雷顿从英国返回美国后立即对他的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的经
验、他的阅历、他的百折不挠的勇气已使他一步一步地成熟起来。他不再是当年将
命运寄希望于上苍的小本投资者,也不再是当年美国保险业的一只羽翼未丰的雏
燕,他终于成了一位得心应手的老练的企业家,一只在美国市场风云中上下翻飞
的雄鹰。他将美国的保险业从经营组织到会计制度,从保险种类、范围到清算方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