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随同运军抵达的,还有200多艘漕船及4万石军粮,有了这批军粮,崇祯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终于不用唱空城计了。
因为徐州府库里的存粮就快要见底了。
14万大军人吃马嚼,可不是个小数目。
14万人,每天得吃掉将近2000石粮食。
还有2万多头驴子、骡子、牛以及战马,每天得吃掉20万斤干草,每匹战马每天还得额外吃掉5斤左右精料。
总之粮草的燃眉之急已经解除。
整个徐州防线的防御部署也基本安排好。
崇祯终于能空出时间为三千家丁选一个合适的总兵。
可是崇祯把身边的勋贵和武将捋了一遍,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论忠诚,驸马都尉巩永固他们四个对大明都很忠诚,但是能力不行,这四个赴难勋贵就没一个能打。
论能力,胡国柱是可以胜任的。
胡国柱虽然年轻但却身经百战,弓马娴熟还会统兵。
但是让崇祯把三千家丁交给胡国柱他是绝对不敢的,至少短时间内,胡家父子是绝对不能够重用的。
鬼知道他们会不会带着兵逃跑?
至于兀把炭、猛可兔等十夷将,能力当然也是足够。
但是兀把炭他们是蒙古人,而三千家丁却都是汉人,而且都是身手高超、自视甚高的汉人,兀把炭他们很难驾驭得了。
剩下的就是许定国、丁启光这样的货色。
这些人能力不足,忠诚也够呛,所以肯定是不行的。
崇祯找了一大圈,发现就只有兵部员外郎金铉合适,金铉知兵而且弓马娴熟,对于大明的忠诚也是不容置疑。
唯一就是,金铉是文官。
大明的文官对武将是很鄙视的。
比如李如松都当到了提督,可在文官眼里仍是莽夫。
又如戚继光都当到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可一样还是被文官群体瞧不起,见了文官仍需谨小慎微,一个七品言官就能够拿捏他。
所以崇祯不确定金铉肯不肯当这个总兵。
再有就是,崇祯也担心文官群体会反对。
因为在“崇祯”的记忆中就曾有过这样的一次先例。
前河南巡按御史张任学就因为那些援剿总兵不愿意进兵讨贼,一怒之下主动由文官转为总兵,结果遭到了文官群体的激烈声讨。
所以崇祯准备搞一个暂摄总兵督察军事。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先征得金铉本人的同意。
结果金铉的反应却出乎崇祯的意料之外。
“臣愿意。”听崇祯说完,金铉就不假思索的说道,“只要大明需要,圣上需要,别说是让臣暂摄总兵,便当个把总臣也是毫无怨言。”
“爱卿今天说的话朕都记下了。”崇祯欣然点头道,又说道,“不过,这些家丁都是骄兵悍将,你可能需要多花点心思敲打。”
“臣谨记。”金铉拱手一揖又说道。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