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樉低语,心中暗自计算。
如果朱棣三日内攻打边境,而父皇又在此时有变,朝局势必大乱。
正思索间,内侍匆匆出来:“太子殿下,三殿下,陛下醒了,召你们入内。”
兄弟二人赶紧进入寝宫。
朱元璋躺在龙榻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但双眼依然炯炯有神。
“父皇!”
兄弟二人一同跪下。
朱元璋咳嗽几声,虚弱地说:“老三,你怎么回京了?边境如何?”
“回父皇,边境已做好防御准备,李景隆将军统领大军,严阵以待。儿臣听闻父皇病重,不敢怠慢,立即返京。”
朱元璋点点头:“朱棣此人,骁勇善战,不可轻敌。朕恐怕……恐怕不能亲自处理此事了,就交给你们了。”
“父皇言重了。”
朱标急忙说道,“父皇定能康复,亲自处理朝政。”
朱元璋摆摆手:“朕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这场病来得蹊跷,恐怕不易痊愈。”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两个儿子,“朕要交代几件事,你们务必记清。”
“儿臣在。”
兄弟二人齐声答道。
“第一,削藩政策绝不能动摇。无论朕是否在位,这项政策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藩王手握重兵,终究是大明的隐患。”
“第二,朱棣叛乱,性质极其恶劣,绝不能心慈手软。务必全力围剿,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第三,若朕不幸驾崩,太子即刻登基,老三全力辅佐,共掌大明江山。切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说完这些,朱元璋似乎耗尽了力气,闭目休息。
太医上前诊脉,示意两位皇子暂且退下,让陛下休息。
离开寝宫后,朱樉对朱标说:“大哥,京城局势如何?削藩一事,可有人趁机生事?”
朱标点头:“确实有些大臣对削藩政策颇有微词,认为这会破坏藩王制度的根基,动摇国本。尤其是在父皇病倒后,这些声音更加大胆了。”
“果然如此。”
朱樉冷笑一声,“这些人与朱棣内外呼应,趁父皇病重之际,想要翻盘。”
“或许吧。但也有不少大臣是真心担忧削藩会引起动荡。”
朱标性格温和,总是愿意相信他人的善意,“毕竟,藩王制度自开国以来就存在,骤然改变,确实会引起反弹。”
朱樉摇头:“大哥太仁厚了。藩王拥兵自重,终究是祸患。若不及时削弱,他们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大,最终难以控制。朱棣的叛乱,不正是明证吗?”
“也罢。眼下最重要的是安定朝局,等父皇康复,再做决断。”
朱标说道。
朱樉知道大哥性格温和,不愿过于激烈,便不再争辩。
但他心中已有定论:削藩政策必须继续推行,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次日,边境传来捷报:李景隆率军击退朱棣的第一波进攻,敌军伤亡惨重,暂时撤退。
朱樉闻讯大喜,立即将此事告知朱元璋和朱标。
“好!好!”
朱元璋虽然病弱,但听闻此消息,精神为之一振,“朱棣虽然骁勇,但我大明兵强马壮,他不足为惧!”
朱樉趁机说道:“父皇,朱棣叛乱失败,正是我们彻底推行削藩政策的好时机。建议借此机会,加快对其他藩王的控制,防止他们效仿朱棣。”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