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七品御史,面对一堆一、二、三品重臣,丝毫没有惧色。
胡宗宪高声道:“刚才欧阳部堂说整饬军备、围而歼之。您是做过应天巡抚的。难道不知东南卫所军羸弱不堪。再整饬他们也是一群废物!”
“如果他们堪用,今夏就不会出现几十个倭寇在江南如入无人之境的闹剧!”
“倭寇分为数百股。在东南沿海各地流窜抢掠。怎么围而歼之?”
欧阳必进哑口无言:“这,这......”
严嵩看了胡宗宪一眼,吩咐道:“严年,给他看个座。”
严年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在离门槛不远的地方。
胡宗宪毫不客气的坐了上去。
严嵩问:“江南的倭情到底如何?”
胡宗宪侃侃而谈。他先细细讲了倭寇中最大的几股势力。譬如汪直、徐海、叶麻等倭。从敌方的实力到倭首籍贯、年龄甚至性格,说的面面俱到。
胡宗宪整整讲了两刻时辰。议事厅内鸦雀无声。
讲罢,严嵩表情严肃,吩咐管家:“严年,将胡御史的椅子前移十步。”
门外的林十三心中暗道:胡御史跟我说话时像个官场老油子。没想到是个有真本事的。
严年将胡宗宪的椅子前移十步。胡宗宪再次坐定。
严嵩道:“再说说东南的卫所军。”
胡宗宪继续分析。东南卫所军只有三支尚可用。一支是俞大猷所部,一支是汤克宽所部,一支是广西狼兵瓦氏夫人所部。
这三军中,以瓦氏夫人所率狼兵战力最强。奈何只有两千而已。
俞、汤两部加起来也只有五千人。且只能算得上“堪用”,并不是什么战力超群的精锐。
接下来胡宗宪说了卫所军羸弱不堪的种种原因。
胡宗宪又讲了两刻时辰,最后总结道:“故,若欲平倭,必编练新军。”
严嵩道:“编练新军是极为敏感之事。需皇上点头。咱们今夜先不议。严年,将胡御史的椅子再前移十步。”
连门外的林十三都感觉到:严阁老已经开始欣赏胡御史了。椅子往前挪了又挪。
胡宗宪已经近前了二十步。
严嵩道:“那你有何良策平倭?”
胡宗宪答:“除了刚才说的编练新军外,还有招抚并用、以倭制倭两策。”
严嵩眼前一亮:“哦?怎么招抚并用,怎么以倭制倭?”
胡宗宪拱手:“阁老,下官若要说出细策,需数个时辰。不知诸位上官可否耐心听完?”
严嵩发话:“他们都是一心抗倭的忠臣。你放心,只要你说得有道理、可行,他们定有耐心听完。”
胡宗宪是有备而来。他从袖中拿出了一副自绘的《东南抗倭形势图》。
严嵩命人将它挂在了大厅中央。
胡宗宪开始细细说自己的抗倭方略。他屁股底下那张椅子,被严嵩四次吩咐前移,一直挪到了严嵩身边。
这场议事本来定得是两个时辰。但胡宗宪从晚上酉时一直讲到了第二天清晨卯时。
整整讲了快六个时辰。期间严嵩六次吩咐众人如厕净手后再听胡宗宪的方略。
胡宗宪将他抗倭的全盘方略,从用兵计划到粮草供应;针对每个大倭首的招、剿策略;战船的建造、火器的铸造......事无巨细,和盘托出。
负责记录的三个文书,整整写下了接近万言的纪要。
“咕咕咕!”严府养的湘西怒晴鸡仰天长鸣。
这场议事终于结束。
胡宗宪说了一晚上,嗓子已经沙哑。
林十三则站在门口,困倦万分。他心中发愁:胡御史说了那么多,我也记不住啊。怎么跟南司刘百户禀报?
严嵩开口:“好了,汝贞说的差不多了。今夜议事到此为止。厅外锦衣卫那个......”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