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41
曾母投杼
这是曾子青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今属山东平邑县)人。他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6岁。《汉书·艺文志》有《曾子》18篇,已佚。《大戴礼记》中有《曾子》10篇,宋明时期有人将曾子的言论汇集成册,至清代阮元重新厘定,并加注释,定为《曾子》四卷。相传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为他所写。
孔子曾说曾参“鲁”,有些注释家解释为“迟钝”,应该是“敦厚”更为确切。孔子看中他即在于此。《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在《论语》等著作中有曾参的不少言论。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贯的思想。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即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祖先,可使民德归厚。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主张“犯而不校(计较)”。
曾参以孝著称。《韩诗外传》云:“曾子曰:‘吾尝仕为吏,禄(俸禄)不过钟釜(很少),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厅堂高大),榱题三尺(房檐深宽),转毂百乘(马车百辆),然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孔子家语》说:“齐尝聘,欲以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曾参确实是个孝子,为了父母,竟然连大官也不做了。在历史上,人们将曾参与闵损合称“曾闵”,成为孝行的代表。《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永平十二年诏:“昔曾、闵奉亲,竭欢致养。”唐代元稹诗曰:“昔公孝父母,行与曾闵俦(辈)”。自汉武帝尊崇儒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以孔子为“圣人”,不但每年定期祭祀,并且对孔子的后代和孔门弟子给予封号。曾参是孔子的学生,被尊为“宗圣”。
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中所刻的曾参,表现的是他青少年时代的故事。一个与他同名的族人杀了人,有人来告诉他的母亲(曾母)是他杀了人。曾母起初不相信,三次之后,开始怀疑了。故事载于《战国策·秦策》,甘茂对秦武王说:
昔者,曾子处费(在费国),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末句“信”字,高诱注:“犹保也。”)
这故事带有寓言性质。意思是说,以曾子之贤,曾母之信,仍经不住谗言三至,曾母不免投杼而走。由此可见流言之可畏。唐代韩愈《释言》说:“市有虎,而曾参杀人,谗者之效也。”
曾母投杼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西壁画像。原石画面共分五层,本图在第三层。,,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