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加上基拉的性子,从不是争权夺利的,会非常顺从乔治亚娜王后。
至于乔治大公,估计也不介意有人代劳处理王室各种麻烦事,他还能少操点心,何乐而不为?
如此,乔治亚娜王后能重返列支敦士登,重新变回高高在上的王后,还能以这个身份,与各国王室交际,光鲜亮丽,这大概是她最想要的了。
而这份权利,尼克劳斯侯爵夫人不可能让渡给她,只有基拉可以。
所以从这方面是能把人拉拢过来的。
至于她有没有办法影响奥地利,这毋庸置疑,她的姐姐已经是王太后,现任奥地利国王是她外甥。
在奥地利王后面前,她这个小妹妹还是有几分脸面的,何况发表一些对奥利地有利的言论,怀疑尼克劳斯侯爵上位,会不会让两国关系变僵,本也是处于她这种位置会考虑的。
王太后和奥地利国王都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再煽动煽动,那边自然会行动。
卡列宁和科罗温对视一眼,立刻思量要怎么运作,才能让这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没有任何人推动的痕迹。
苏叶不理他们的弯弯绕绕,“有反对乔治大公的,也有对尼克劳斯公爵不利的,那处理中立地位的报纸,就该两不相帮,又反复横跳。”
报纸嘛,不是非得立场鲜明,今天发表有力你的文章,明天又反对你,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各种阴谋论都可以上,把水搅浑。
比如警察署属于尼克劳斯一系掌管,隐瞒真相抹黑乔治大公。
再比如乔治大公性格怪异,不是合格继承人,甚至要娶平民女子为妻。
总之真真假假,到最后谁也分不清真相,只能静待事情发展,而不发表言论了。
这时,大使馆可以站出来公开声明,对于调查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但又无法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对目前乔治大公的处境很担忧。
这么做,是为了逼警察署不得不把调查权让渡出来。
不让的话,就代表他们想要掌握在手里,伪造证据!
“那么,你们有合适的调查人选吗?”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位可靠的调查人员,同时他得具备号召力,让人相信他的权威。
说实话,科罗温想不出有谁能担起这个职责。
苏叶笑着摊手,“这就看你们了,”她是没这个人脉的。
科罗温也没有,他期待的望向卡列宁。
卡列宁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吐出一个名字,“阿特利如何?”
“阿特利?”科罗温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是那个写了《完美密室谋杀案》的阿特利?是了是了,他的书畅销全球,由于写的过于真实有代入感,许多人都觉得,这是阿特利的真实经历,他就是书里的侦探!”
确实有这样的言论,自从书爆火后,就兴起了寻找书中侦探原型的热潮。
这当然找不到,毕竟是虚构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作者就是侦探,对他推崇备至,甚至封为全世界最厉害的侦探!
苏叶也双眼发亮,不管这位阿特利是否能破案,但能见到如此厉害的作者,和他交流一下写作技巧,也是极让人兴奋的事。
看他们如此期待,卡列宁顿了顿,“他目前在瑞士度假,我给他写一封信,大使先生可以向副首相施压,让他同意让阿特利介入调查。”
阿特利虽然是俄国人,但并非官方人员,列支敦士登政府并不会产生忌惮。
而以他的名望,民众也会相信他调查出的结果。
至于阿特利有没有本事调查出真相,毕竟他只是作者,不代表真的具备侦探才能,并没有被三人放在心上。
毕竟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介入调查的切入口,他们会在背后给予帮助和支持。
三人商量完,科罗温立刻离开,去执行计划。
苏叶则满目期待的看向卡列宁,“阿特利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你们怎么认识的?”
卡列宁神情略微不自然,“你很快就会见到,”后面的问题直接省略了,说完站起匆匆留下一句,“我先去写信。”
苏叶:……
不是我就好奇问问,你跑什么呀?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