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目送程理离去,朱高炽思绪翻涌。武昌知府之事揭示了许多问题,让他忧虑不已。
奏折所述,武昌知府的财富积累非一日之功,这意味着事情早已持续许久,此刻才上报,实有疑点。
朱高炽怀疑,武昌知府是否已贿赂上级官员,助其掩盖事实。
他对祖父全权委托大理寺调查贪腐一事也存疑虑,如此重大案件,长期交由官署办理,大理寺的官员难免会迎合上意,依照皇帝的心意行事,而非公正裁决。
有时,为了迎合皇帝,过度执行命令可能导致无辜受累,甚至滋生暴行。然而,大明的法律体系仍基于大元,尚未臻于完善,并非所有事务都能依法做出公正判断。
朱高炽思及此,心情颇为沉重。引领大明走向繁荣之路,显然障碍重重。他深知国家初定,无法承受巨变,必须竭力遏制官僚机制的惯性,才能推动大明的根本变革。
"孙儿,你的处置周全,很好。"朱元璋放下茶杯,对朱高炽越发欣赏。
"这些都是跟皇爷爷您学的。"
"行了,你今天的表现可圈可点。皇爷爷要去批阅奏章,你自己在这玩一会儿。"
朱元璋起身,步入御书房。经过两天处理奏章,朱高炽发现,多数呈上的奏折只是琐碎小事,却耗费了皇帝大量时间。丞相制度废除后,决策重担全落在皇帝肩上,使得皇帝日程繁重。
若非朱高炽帮忙分担,朱元璋恐怕每晚都要批阅奏章至深夜。在御书房中,文臣仅负责记录和提建议,无法触及奏折内容,治理国家的重任完全压在皇帝一人身上。望着皇爷爷略显疲惫的身影,朱高炽心中泛起一阵怜惜。既然皇爷爷今日没让他陪侍,必定有更重要的事务要处理。
向身旁的太监交代几句,朱高炽返回了自己的居所。如今身为皇储,周围人仍称他为燕王世子,东宫则被吕氏母子占据,至少要等到三个月守丧期满才能腾出。
原燕王府的家具仆人仪式后已迁至宫中,相较于皇爷爷的后花园,朱高炽更喜欢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这里承载着他成长的记忆,倍感亲切。
出宫门,一辆软轿早已等候,几名侍卫簇拥下启程。皇宫广阔,朱高炽初来乍到时曾迷失方向,若非巧遇刘三吾,或许直至天黑也无法找到出路。因此,在宫中行走,他依然依赖轿子代步。
这段时间,燕王的密探们也没闲着,他们中有些人神通广大,能在皇宫内自由出入,因而也察觉到了一些可疑的迹象。
那天朱允炆设宴,确实存在疑点,只是当时情势紧迫,未能及时验证菜肴,但密探们还是找到了一些线索。
朱高炽入住皇宫后不久,他们正打算向主子汇报进展,不料在深夜中发现了一抹黑影在宫檐上悄然移动。
以朱允炆的品性和胆识,绝不会在食物中下毒,那么背后必定有人指使。
得知密探的情报,朱高炽并未直接调查吕氏母子。神秘人的计划落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吕氏母子尚未被逐出皇宫,说明他们仍有利用价值,因此这个神秘人定会再次出现。
朱高炽坐在软轿内,深思熟虑,目前的局面,静观其变才是上策。
片刻后,轿子落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