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54
豫让二刺赵襄子
春秋时期的晋国曾是一个大国,一度成为霸主。但到后期,国内发生内战,晋国被韩、赵、魏所灭,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三家分晋”。
赵襄子即赵无恤,赵鞅之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他参与了“三家分晋”。智伯(荀瑶)向韩、魏、赵索地,独赵氏不与,智伯率韩魏之师伐赵,围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引水灌城。赵襄子与韩魏合谋,反把智氏灭亡,三分其地。
豫让是个游侠。先在晋国范氏和中行氏的门下,而无所知名,后投靠智伯,得到了智伯的赏识和尊重。赵襄子灭智伯后,将智伯的头颅髹以漆,当作饮器。豫让要为智伯报仇。最初变名姓伪装为刑人,到宫庭中打扫厕所,谋图刺杀赵襄子,结果被捉住。赵襄子念其“义”而没有杀他。后来,豫让又漆身为厉,全身长了疥疮,并吞炭变哑,使人辨认不出他的声音和模样,欲第二次谋杀赵襄子。当他躲在桥下时又被捉住。赵襄子要杀他。他请求赵襄子将穿的衣服脱下,让他象征性地刺几剑,以便“下报智伯”。赵襄子满足了他的要求。事见《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史记》等。
《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武梁祠画像中的《豫让二刺赵襄子》,表现的正是第二次行刺的场景。马受惊了,赵襄子的衣裳丢在地上,豫让持剑正要击刺。榜题上刻着“豫让杀身,以报知己”。由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这种关系和情感,今天的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但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令人崇敬和挥泪的。
豫让二刺赵襄子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东壁画像。原石画面共分五层,本图在第四层。有榜题:“赵襄子”,“豫让杀身,以报知己”。原石残损严重,此为《金石索》木刻摹本。,,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