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章 以利诱人 攻获人心的不二法门(第3页)

利益的相通性、同一性和互补性是建立在团结一致,同心协力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一荣俱荣,避免一损俱损的结果。

战国后期,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均无力单独抗击强秦的侵略。为了与强大的秦国对抗,保障弱小国家的利益,六国联合,势在必行。当时,谋士公孙衍首先提出“五国相王”合作抗秦的策略,后来,东周洛阳人苏秦极力推行这一策略,他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各国合纵抗强,终使六国联合起来延续百年之久,令泰国不敢轻易向六国中的任何一国下手。

公元前314年,苏秦先到燕国,向燕文王指出,自己的国家与燕国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各小国好比风中的蜡烛,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保护各国的利益不受侵犯。他劝说燕文王应与近在百里的赵国联合,以防千里之外的强秦。

燕文王接受了苏秦的建议之后,苏秦又来到赵国,向赵肃侯指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他说:“秦国不进攻赵国,是因为顾虑韩、魏二国袭其后方。如果秦国先打败韩、魏,再举兵攻赵;那么赵国的灾难就到来了。”苏秦还向赵王指出:六国之地五倍于秦,六国之兵十倍于秦,如果为了共同的利益,能够合六为一,同心同德,必定能打败秦国。因此,他希望赵王邀请韩、齐、楚、燕等国国君进行谈判,共商六国联合抗秦大业,这样,秦国就不敢进攻六国中的任何一国了。

在整个游说过程中,苏秦抓住了各国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秦国是他们的共同敌人这一主线,讲明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合则可以抗强,分则有被秦国各个击破的危险,因此,同舟共济,联合抗秦,才是保护自己国家利益不被分割的惟一选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让对方知道你与他有着共同的利益,对方才会竭尽全力去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努力的。

有“舍”才会有“得”

摩根财团创办人老摩根对儿子小摩根说:“大家都喜欢和有钱的人交往,这是人之常情(至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也许是因为和有钱人交往,可以享受到他们不曾享受过的东西。”

摩根教育儿子,要建立良好、广阔的人际关系,攻获人心必须运用“舍得”的观念,也就是,有“舍”才有“得”!不“舍”而想“得”,那种人脉关系是相当有限的。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要先“舍”呢?

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任何事都先想到自我,因此,有时便会想:某人为什么不先对我打招呼?某人为什么不请我吃饭,而要请别人?某人为什么不寄生日卡给我?某人为什么和我有距离?

你这样想,别人也是这样想。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把“得”放在心上,挂在眼前。如果双方都不愿意先“舍”,那么,这份关系便不可能展开!

既是如此,你为何不主动出击,先去满足对方的自我,为双方关系的建立踏出第一步?

“主动出击”是“舍”的第一个动作,也就是先“舍”掉你的矜持、身份,“舍”掉你的武装,向对方展露和平的姿态。

普通的寒暄和打招呼看来没什么,但如果能在普通谈话中加入对对方的关心,那么,这样的人脉关系便会慢慢发酵。当然,你的关心不可带有刺探的意味,否则,会引起对方的警戒。借题发挥最好,例如从工作谈起,再扩展到家庭、休闲,慢慢地把对方的心窗打开!

光是这样还不够,因为,这只能让你建立一份普通的人脉关系,你必须再加入某些成分,才能把这人脉关系强固起来。怎么做呢?很简单——为对方做些什么!也就是:

(1)观察、了解对方的需要,不等对方开口,你就先替他做,他不只感谢,还会感到惊喜。例如:有一位朋友就曾主动为我从国外带回来一瓶“生发水”,虽然没多大效用,但我不得不为之感动。

(2)分享你的资源,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以及人际的。例如:你可介绍你的朋友给他认识,将你的CD借给他,把你种的花或你收藏的书送给他,反正只要对方没有,而你有的,便可和他分享。

(3)在必要的时候帮他。这也包括精神及物质上的帮助。让他了解,你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也许你会问:这么“舍”,就真的能“得”吗?

问得好!因为人世间就有不领情的人。但话说回来,对这种人,不“舍”又怎可能“得”?不过,“一样米,饲百样人”,你不必去期待对方是否有善意的回应,但要相信,“舍”是种子,“得”则是收成,有些种子发芽得早,有些则发芽得晚,但总是会发芽、会有收成的。

总而言之,要建立人脉关系,攻获人心,不能坐着等别人“送上门来”——门都没有!

把握好利益平衡关系

求人办事,其实就是一种交换人情和资源的过程,尤其是求客户办事。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他说的这种社会交换,就是指相互间的资源交换。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将人际交往和社会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很庸俗,或者亵渎了人与之间的真挚感情。这种想法显然不符合求人办事的规律。

任何人在求客户办事时,都是在与对方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上的,或者是感情上的,或者是其他的。假如你去找客户办事,就得先估计自己能不能帮对方办事,有没有么可以作为交换条件的。你如果什么换条件都没有,那么事情就难办了。

所谓交换条件,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不是,你的某种能力对方认为很需要,那你的某种能力就可以作为交换条件;你的某位亲戚是个有地位的人,对方若认为有可能会用到你的亲戚,那么你这位亲戚的财势地位,就可以作为交换条件;你的社交能力特别强,对方认为你有很好的前途,这个也可以作为你的交换条件。求客户办事,首先要让对方知道你也有能力为他办事,他能从你这里得到好处,或者知道你有使用价值,这种情况下,你再开口,所求之事就会大功告成。

从另一个角度讲,求客户办事也是一种平衡双方利益的过程。求客户办事,不管办什么事其实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要通过别人获得这种利益,又必须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利益平衡关系。就是说在利益问题上不能总一头大、一头小,不能让对方一味地付出,即便这种付出只有一点点也是如此。因为,久而久之,积少成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因此,找客户办事,要在客户付出之前或付出之后让他有所得,要让他为自己的付出感到心甘情愿。这就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当然不限于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感情上的。所以,在请客户办事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这种利益平衡关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办事。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体现了找人办事的原则。你帮我办事,我就给你办事。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办事都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就不愿付出,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表现的非常突出。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也就是事换事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将人际交往和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很庸俗,或者亵渎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感情。这种想法显然是不适应找人办事的规律的。因为我们在找人办事的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上的,或者是感情上的,或者是其他的。

假如你去找人办事,就得先估计自己能不能帮对方办事,有没有什么本事作为交换条件。你贸然开口去找人帮忙,门都没有!只有徒讨没趣而已。

所谓交换条件,可以是物质,也可以不是,你的某种能力对方认为很需要,那你的某种能力就是交换条件:你的近亲某甲是个有地位的人,对方若认为需要你的近亲某甲,那么某甲的财力或势力,或地位,就是交换条件,你的活动能力特别强,对方认为你的前途大有希望,这也是你的交换条件。

找人办事,让对方知道你有能力为他办事,他能从你这里得到好处,或者知道你有利用价值,或者你已替对方办了什么事,只要你开口,你想办之事,别人就会尽心尽力给你办好。你不给别人办事,就不要奢望别人给你办事。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